开云网页版_开云(中国)官方

繁體版 English

我国自主研发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在朔黄铁路投运

作者: 孙振乾 王子昌 来源: 朔黄铁路 发布时间: 2025-03-28 字号:【

3月22日9点56分,在朔黄铁路黄骅港站远程操控台,车站调度人员通过智能调车系统控制双源制机车推动总重5394吨的煤炭列车精准停靠到对位点,开始翻车作业,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正式投入运营,实现我国在重载铁路智能化领域又一突破,为“交通强国”战略注入创新动能。

朔黄铁路黄骅港站与我国西煤东运、北煤南运的黄骅港港口相连,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运输下海口车站,年煤炭运量高达2.17亿吨,可满足约1亿户家庭的年生活用电需求,承担重要的能源保供责任。这里一昼夜平均有160列车、超10000辆煤炭车辆进行卸车重组,以往每次调车作业都需要车站值班员多次排列进路、反复互控,配合调车机司机精准操作,连结员需要攀爬车辆、室外作业,不但要面临高温严寒、大风雨雪的考验,而且为安全管理带来较大压力,相当于完成一场精密复杂的“钢铁拼图”。

为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双重跃升,朔黄铁路公司联合铁科院等科研单位历时3年科技攻关,创新性地将智能图像识别、智能传感、物联网、5G通信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黄骅港运输作业特性深度结合,成功构建了“云脑决策、云控执行、云防保障”三位一体的智能调车技术体系,具备作业计划自动编制、进路自动排列、信息自动流转、调车机车自动驾驶、室外无人领车、安全自动预警等功能,于2022年9月在朔黄铁路黄骅港站试运行,在三年来的实践应用中不断成熟完善,于2025年3月正式投运,助力黄骅港站打造国内首个重载铁路智慧车站。

此次投运的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具有三大全球首创技术:首个基于“云脑”的路港一体化智能调度平台,打通车、港、船数据壁垒,实现从列车调运到装船作业的全链条自动化衔接,现场互联互控次数减少2300次,每天可减少人工操作18000多次,有效降低了各岗位员工劳动强度。

首套基于5G+北斗的调车自动驾驶“云控”技术,厘米级定位与毫秒级传输构建精准导航网,机车可感知200米内路况,自主完成加减速控制、停车对位等关键操作,列车作业时间压缩20%,降幅达90%,提升了作业效率。

首创基于5G+AI的路港协同作业的“云防”安全技术,将人工巡检升级为智能联锁,调车作业人员可远程操作,彻底摆脱“攀爬车辆、臂挂领车”的传统室外作业模式,转变为“室内立体监控”作业,安全风险直降90%。

系统投运后,传统调车作业中“计划反复调整、人工频繁联控、安全依赖经验”的痛点迎刃而解。根据运营数据显示,黄骅港站调车计划自动编制率达85%,进路智能排列率超95%,车调联控自动化水平达99%。与之前相比,车站年运能约提升1056万吨。

黄骅港站智能调车系统的成功落地运用,是朔黄铁路继开行3万吨重载列车和无人驾驶重载列车技术革新后,在智慧重载运输领域的又一里程碑。该系统目前已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条件,可有效带动我国重载铁路智能管控水平。

朔黄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,担负着国家能源保供的重要使命。朔黄铁路开通运营25年来,已累计完成煤炭等货物运输超过51亿吨,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发挥着重大作用。作为国家能源运输的主力军,朔黄铁路公司将持续深化重载铁路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等关键技术攻关,以科技创新赋能现代交通体系建设,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、实现“双碳”目标贡献央企力量。

开云网页版_开云(中国)官方